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云南VIP旅游网
来源:网络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位于景洪以东、澜沧江以北,距州府所在地8公里处,是全州离景洪城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该园是在25000亩热带沟谷雨林的基础上创建,园内森林覆盖率超过98%,是个天然的大氧吧。园内有沟谷雨林、孔雀飞舞、民俗歌舞、美食、泼水狂欢等项目,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之一。以自然、生态、环保、休闲、健康等为主要元素的时尚生活理念,通过冬季的民族年俗文化季、春季的孔雀文化季、夏季的雨林文化季和秋季的民族服饰季予以体现。

原始森林公园.jpg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原始森林公园2.jpg

  公园占地面积26310亩,园内森林覆盖率为98.6%,是目前北回归线以南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原始森林,它的自然优势融汇了原始森林神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集中突出体现了"热带沟谷雨林"、"以孔雀文化为主的野生动物展示"、"以哈尼族-爱尼人为主的民俗风情展示"三大主题特色,同时配备有按四星级打造集客房、餐饮、会务、娱乐为一体的孔雀山庄度假村。"勐巴拉纳西"是一个充满美好、理想和神奇的地方,旖旎的自然风光、翡翠般的森林、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胶园、茶园、澜沧江。

原始森林公园3.jpg

  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城区以东,澜沧江以北一处叫菜阳河的山谷内。

距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约8公里,正在改建的西双版纳昆洛公路从公园北沿通过,是距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最近的一处森林公园。

公园地处海拔720米-1355米的河谷地带,占地面积3万亩,以开展西双版纳热带原始森林科考观光旅游为主,兼容民族风情展示,休闲度假避暑等内容。

原始森林公园6.jpg

西双版纳有中国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树木葱茏,蔓藤盘根错节,不少珍禽异兽,如亚洲象,犀鸟,孔雀,黑冠长臂猿都生活在这片热带丛林里。

而西双版纳特有和稀有的植物中有望天树、红光树、云南肉豆蔻、四薮木、黄果木、胡桐、美登木、三尖杉等等。

原始森林公园5.jpg

该园在菜阳河两岸,已开辟了6个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即公园接待区、野外游憩区、西双版纳观光游览区、森林保护区、花果林木区及中心游憩区。

公园的接待区,坐落在园门附近。该区建有两个水明如镜的月亮湖,在碧波荡漾的月亮湖畔,辟有停车场,建有一幢幢特点鲜明的别墅楼。

原始森林公园4.jpg

野外游憩区,设有游客植树留念场,野营野炊基地和若干个开展西双版纳民俗风情活动的场所:召片领登基仪式表演活动点。

建有西双版纳傣族宫殿的仿真建筑,以宏大的场面、多彩的服饰、精湛的西双版纳民族歌舞表演展示召片领登基仪式。

  【园内景色】

  西双版纳原始狩猎活动点,备有原始的狩猎工具弓弩,饲养有可供猎捕的动物。游人可用弓弩猎捕,自己动手收拾猎获之物,就点内烤场进行西双版纳烹饪品尝。丢包寻侣活动点,备有西双版纳傣族青年求爱寻侣的花包和陪伴丢包人员,让游人在林间草坪上开展丢包活动或观看傣族青年的丢包表演。水上漂流活动点,备有漂流工具,让游人在修整过的西双版纳菜阳河中随流漂游。

原始森林公园9.jpg

  通过漂流,获得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快慰。此区还建有一座孔雀园,饲养着400多只绿孔雀,让人观赏孔雀开屏,与孔雀留影纪念。西双版纳观光旅游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沟谷雨林,游客可顺游览道深入西双版纳林中探秘。雨林内有猿猴栖息,有彩蝶繁殖,西双版纳犀鸟、野牛等珍稀动物也偶有出现。幸运的游人会遇到猿猴攀枝嬉戏、西双版纳犀鸟在林中觅食的情景。

原始森林公园1.jpg

  西双版纳森林保护区,长满遮天古木,西双版纳百年老树,有连续繁衍了一百多万年的“活化石”植物天料木、桫椤、鸡毛松,还有林中巨人望天树,板根大王四薮木。可见“老茎生花”,西双版纳植物绞杀等自然现象。西双版纳花果林木区,种有多种热带水果,西双版纳栽培有热带花卉,育有各类盆景。

原始森林公园10.jpg

  中心游憩区,建有娱乐中心,会议服务中心,西双版纳民族歌舞餐厅,停车场所。可为客人筹办会议,组织娱乐活动,西双版纳学术交流,贸易洽谈会……。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森林密布,山青水碧,游览面积宽阔,西双版纳民俗活动多样,服务设施齐全。游人们可以在此饱览风光,体验西双版纳民族风情,获得美的享受。

  【民族习俗】

  傣族法典中规定:“建勐要有千条河。”丰富水源,是傣族选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条件之一。

  西双版纳傣族,是与水有缘的民族,称为水的民族。民谚说“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水创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讲到,开天辟地的英叭天神,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质造成了地球。

  在傣族的《回塔五蕴》医学论著中,把“巴他维塔都”(土)、“阿波塔都”(水)、“爹卓塔都”(火)、“佤约塔都”(风)解释为人体的物质本源。水在其中起胶合作用,起生命源泉的作用。傣族认识到水不仅有饮用、洗涤、航运、灌溉、带动水车等功能,还具有养育世间万物的作用。傣族与水有割不断的深情。

  所有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傣族对水的依恋,还与风俗习惯和居住地气候有关。

  傣族过新年节时,有浴佛、泼水、划龙舟等活动,都离不开水;亚热带的高温,人们要一日几浴;傣族开水田种稻,灌溉也要水。傣族的生活离不开水。

  文化艺术

傣族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傣历、傣文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贝叶、绵纸上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诗歌等,仅用傣文写的长诗就有550余部。

  《召树屯与楠木诺娜》、 《葫芦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编成电影、戏剧等,深受群众的喜爱。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如流行广泛 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这是傣族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傣族聚居地。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yǐ nǐ]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

  每逢佳节,傣族民众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

  象脚鼓舞,傣语叫“戛光”或“烦光”(傣语称鼓为“光”,跳舞为“戛”)。“戛光”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的男子舞蹈。每当栽秧后和丰收时节,就跳起象脚鼓舞以示欢庆。

  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乐器。傣族人民娱乐时,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声有色、酣畅尽兴。

阅读4220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