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的没有资质,接团的资质没有,就连包车合同也是虚假伪造的。“270名游客在新疆遭甩团”事件背后,游客被甩遭滞留其实早已“命中”注定。
01
起底“大量游客滞留新疆”事件
4月28日,28名游客在昌吉市被甩,29日93名游客在吐鲁番市被甩,34人在乌鲁木齐市被甩......
自4月中旬以来,新疆发生了多起游客被恶意“甩团”事件,大量游客遭滞留。随着当地文旅部门的深入调查,结果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整个事件的经过很简单,一家名为熊乐国际的旅行社,其上海外联部负责人通过微信群等各种渠道,发布“全景新疆17日游”旅游广告,在上海和杭州组织了85名游客,该85名游客因为拒绝补交800元(理由是喀纳斯天气恶劣)被甩。
除了在微信等各种渠道招揽游客以外,该旅行社还通过上海多家旅行社招徕到了30名游客,悲催的是,这30名游客,又因为消费不足在乌鲁木齐被甩。
新疆文旅部门的通告显示,这条“全景新疆17日游”,先后共计有270名游客,多个旅游团在昌吉、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地被甩,造成了大量游客滞留。
02
游客被甩早已“命中”注定
和整个事件的简单经过一样,组织者和接待者的身份也很“”简单”,简单到组团的没有资质,接团的也没有资质,就连包车合同也都是虚假伪造的。
我摘录了新疆文旅部门通告中关于组织者和接待者的身份调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胆子有多大。
组团者熊乐国际旅行社在全国共设立了14个分公司,无一家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同样,接团者新疆骏骋国际旅行社也是一家没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资质的“黑”社,并且公司早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根据新疆文旅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熊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新疆骏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实际为同一批人员负责具体业务。
更为重要的是,涉案人员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通过编造多种虚假身份利用微信、手机等通讯工具进行操作、联系、转账,隐蔽性较强。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已经明白,游客被甩其实早已“命中”注定,因为在组织这些游客之前,他们其实早已经提前想好了退路。
没资质你奈我何?不签合同你奈我何?我的身份都是假的,你奈我何?我就一个“裸奔”的黑人,出了问题,你奈我何?
这一次,他们的算盘可能要打错了,等待他们的不单单是罚款那么简单。因为“涉案金额巨大、牵涉游客人数众多”,涉嫌非法经营罪,将被文旅部门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03
听我一句劝,旅游要合理合规
这些黑社不地道,这些游客也无脑,那么多有资质的正规旅行社不选,干吗非要去选择这些没有资质的?
这是我把事件分享给做旅游的同行后,大家的第一反应。
说白了还是贪图便宜,组织者赌的是消费,游客图的是便宜。
17天的行程1980元,而且且买一送一,这是涉案旅游线路的价格。吃、住、游18天每人平均不到1000块钱,每天60块钱不到。4000多的成本,只收1000块钱,这样的团,但凡有点脑子,就会知道肯定会有问题。
听我一句劝,旅游要合理合规。
合规指的的是旅游经营者。根据我国目前旅游方面的法律规定,经营旅行社业务就要办理旅行社经营资质。合规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旅行社和游客的权益,才能给市场一个公平的经营秩序。不合规,就意味着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不仅要面临经济受损,还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合理指的的是游客,在选择旅行团时,不要把价格放在第一位。旅行团的品质和所包含的服务,以及旅行的安全保障才是你最应该关注的。在遇到价格特别便宜,明显低于成本时,不要去问他们为什么便宜,最好的做法就是远离。
只要我们不贪小便宜,就一定不会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