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束河古镇

云南VIP旅游网
来源:丽江束河古镇官网


束河,纳西语称之为“绍坞”,意为 “高峰之下的村寨”,“高峰”指的是背靠古镇正对着青龙桥中轴线的聚宝山。束河古镇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

束河古镇.jpg

束河古镇海拔2440米,核心区约3平方公里,有近千户人家,4000多名原住居民。1997年12月4日,束河古镇作为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束河古镇还有清泉之乡、皮革之乡的美誉。

青龙桥.jpg

这里除了有茶马古道文化的深厚积淀,还传承并发展有纳西文化。束河古镇诚挚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希望您能在这里开启一段流连忘返的旅程。

四方听音广场.jpg

束河古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魅力名镇•最佳人居环境名镇,是未来丽江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和高端客户接待中心、大香格里拉旅游的集散中心。

四方听音.jpg

束河处于丽江风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沪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古镇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面临田园阡陌;北瞰玉龙,东南瞻象山、文笔,四时风光变幻。

九鼎龙潭.jpg

束河古镇曾以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作为丽江大研古城周边民居建筑的束河古镇民居,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束河在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完整保存了茶马文化、农耕文化、纳西文化和生态文化,有"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纳西古村落"、"千年清泉之乡"之称,它所拥有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遗迹以及多元文化景观,都是丽江古城的补充与延伸。

飞花触水.jpg

束河古镇 、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如今,倘佯于龙泉之畔,漫步于束河古镇古街,或休憩于一古朴的茶吧,品一壶龙泉水沏就的香茗,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更为纯朴的纳西民俗,也可融入到农户家里,体验一番纳西人悠闲自得的田园牧歌生活。束河古镇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淳厚的古风民俗,每天吸引着各种肤色的众多游客前往。

束河古镇全景.jpg

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古建筑文化、崇拜大自然的文化在全世界独树一帜,是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的奇葩。近几年来,丽江在束河成功举办了 “雪山音乐节”和“中国情人节”,短短几天时间,数十万人涌进束河。丽江鼎业艺术团每天下午在束河“四方听音”广场表演民族歌舞和晚上广场组织的篝火晚会,也是丽江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束河古道.jpg

束河“保护求发展,发展促保护”发展观念,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束河模式,被列为“中国经验云南篇”。在束河,政府、农民、企业共谋发展,三方共赢,“保护与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带活了束河的农村经济,带动了束河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方农民的致富。

束河主要景点

四方听音

名字由传统的“四方街”得来。每年在束河的各项大型活动如雪山音乐节、七夕节、模特大赛、纳西古乐、篝火晚会及各类文艺演出均在此进行,是束河古镇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四方听音”是束河古镇茶马驿栈的核心区域,也是束河古镇景区的文化中心,西面是一座戏台,展示茶马古道沿线各个少数民族的歌舞风情,多部电视剧的开机仪式曾在这里举行。

四方听音1.jpg

四方听音广场四方听音3.jpg四方听音广场四方听音2.jpg四方听音广场

飞花触水

五月份的时候楸木树刚好开花,微风吹过,细小的花瓣洋洋洒洒飘落到了水面上,因此得名—飞花触水。

飞花触水1.jpg

束河飞花触水

飞花触水是风景优美,富有诗意的古镇核心区域,本土风格与异国情调的各类酒吧并存,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是茶马驿栈的酒吧休闲区,有酒店、茶吧,流水萦洄,青峰夕造,是品茶闲聊的好地方。

飞花触水2.jpg

青龙桥

青龙桥位于老四方街西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青龙桥的西面就是聚宝山,青龙桥的中轴线正对着聚宝山,这是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长25米、宽4.5米、高4米,列丽江古石桥之最。

青龙桥2.jpg

青龙桥的桥面经过数百年风雨的洗刷使它变得班驳苍老,却不失它的英雄气势和庄严厚重感,站在这里,你也许会听见马蹄的声音在回响。 相传曾有异人从桥上一步跨到白沙,上玉龙雪山登天,至今桥上仍然留有仙人足迹。如今仙人的足印正被现代人重蹈覆辙,脚下踏着的也是最原始、最古老的石头文化…另外此处还被做为《千里走单骑》等十多部影视作品的重要场景。

青龙桥1.jpg

九鼎龙潭

束河著名的景点,当地人又称“龙泉”。九鼎龙潭的水出自龙泉山山脚的石头缝隙里,潭水不深,但却夏季不浑,冬季不浅,一股清澈的流水从石隙中溢出,永远滋润着古镇。潭周绿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潭中游鱼甚多,被当地人奉为神鱼。龙潭的鱼是神鱼不能吃的,《乾隆丽江府志》载:“九鼎龙潭,在城西十里,潭水清澈,游鱼可数,广十亩,岩石奇秀,林木幽深,相传昔有人欲网其鱼,雷雹骤至,至今无敢者。”民间传说,凡是偷吃龙潭神鱼者,都会遭灾祸。由此,神鱼得到保护,自我繁衍,悠闲地在泉水中生息。

九鼎龙潭2.jpg

束河九鼎龙潭

此鱼俗称“面鱼”,真名叫“高原裂腹鱼”,细鳞,体态修长,是珍希鱼种。

九鼎龙潭3.jpg

束河九鼎龙潭

其实,雷雹突如其来只不过是自然现象,这个故事背后的含义是教育人们尊重自然,爱惜生态,这正是纳西族生态文化的价值所在。

九鼎龙潭1.jpg

束河九鼎龙潭

束河四方街

束河四方街在纳西语中叫“绍坞芝",就思是“绍坞的街市"。据传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木氏土司所开辟,后来逐渐成为丽江的四大集市之一,常常聚集着四面八方的农人和客商。

常跑鹤庆辛屯街的人家来卖“金银纸";拉市的山民或来卖草药,或用从拉市海捕来的鱼来此换粮食;高寒山区文海村的彝族来卖松明,纳西人来卖炭;南兴山民来卖瓜子和纱线;太安山民来卖土豆;九河乡的村民来卖各种土陶罐。连鹤庆、石鼓等地的小商贩也到这里来卖米花糖、玩具等。

束河四方街1.jpg

三圣宫

三圣宫位于束河古镇仁里路龙泉山下,据乾隆《丽江府志略》载:原为九鼎龙王庙。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08年),由当地村民改建为三圣宫,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呈座西朝东向,其中东楼、南楼倚山就势,设一层地楼,正殿依山就势而建,西面墙基为天然岩壁,蔚为壮观,其内供奉观音菩萨、皮匠祖师孙膑和九鼎龙王塑像。

三圣宫0.jpg

束河古镇三圣宫

数百年来,三圣宫是束河村民和邻近乡民拜佛、祭龙求雨和祀奉皮匠祖师之重要场所,祭拜者香火从未中断过。丽江玉龙雪山之余脉,虽寺庙林立,但多为藏传庙宇,汉传者甚少,而束河三圣宫、龙泉寺皆为汉传庙宇,尤显珍贵,其背倚青山,面临碧潭,古树苍郁,天光云影,四时风光变幻,为束河山水灵脉之源,亦为旧时丽江城乡文人雅士聚会之所。1986年,三圣宫被列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圣宫1.jpg

束河古镇三圣宫

茶马文化广场

茶马文化广场周围精工制作的雕塑——“雪山下的马帮”,雪山下,几匹马在草坡上啃食青草,旁边是卸下的驮子,有的马夫盖着帽子睡觉,有的马夫在烧火做饭。这是束河赶马人对茶马古道时期马蹄踏出的那一段辉煌历史的回顾和眷恋。山间铃响马帮来……马蹄踏出的那一段辉煌的历史,如今也只有留在深深浅浅的古道五花石路上,留在束河流淌着的清泉里,留在赶马老人已渐渐远去的记忆中。当年氆氇作垫子,配上黄金鞍,栓上银肚带,系着绿攀胸,打上鹿角辔头,配上玛瑙脚蹬,劲戴雪白的牦牛尾缨,连着墨玉的后缰,系上红铜铃的马帮,穿越高山峻岭、急流险汤、雪域高原,从这里走向四方,又在这里迎接四方商客,成了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纳西赶马人用脚底板丈量了世界屋梁悠悠茶马路。

茶马文化广场2.jpg

束河茶马文化广场

茶马文化广场1.jpg

束河茶马文化广场

哈里谷酒吧街

束河哈里谷项目位于束河古镇中心,聚宝山下,20000余平方米的梦想之城,37栋手工创作的纳西院子,白天,是世外乐园;夜晚,变星河交融。

哈里谷0.jpg

丽江束河古镇哈里谷

哈里谷三大主题景观,将吸引全世界的人为爱而来.束河-百年之缘:我们的爱永不沉没;束河-永恒之印:彼处廊桥,梦虽遗失爱却成为一生永恒;社和千年之愿:纵使时光倒流七十年,真爱仍然在某处等待着你。

哈里谷1.jpg

丽江束河古镇哈里谷

茶马博物馆

茶马古道博物馆区域是束河现今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的古建筑群落,红线内总占地面积5137.3平方米,其中大觉宫属明代建筑,于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束河博物馆0.jpg

束河茶马古道博物馆由大觉宫、元天阁遗址、文昌宫遗址和上世纪40年代建设的原束河完小教学楼组成,都是珍贵的纳西古建筑群落。2004年,丽江鼎业公司在这几座古、近代建筑的基础上整改成“束河茶马古道博物馆”,目前设13个地方文化类展示厅,展出有关茶马古道文物800多件,成为国内第一座以茶马文化主题的民营博物馆。茶马古道博物馆于2004年5月1日对外免费开放,至今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近300多万人,现博物馆配备高素质讲解员10名,常年免费为游客讲解茶马文化、纳西文化及束河人文历史,为宣传丽江推介束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丽江旅游景点中历史文化丰厚的新名片。

束河博物馆1.jpg

其大觉宫,属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前后)建筑,为当时木氏土司束河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坐北朝南之势,其建筑特点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建筑面积为76.31㎡(面阔:8.25m. 进深:9.25m),层高为4.16 m。室内面积为57.68㎡(面阔:7.62m. 进深:7.57m),该建筑保存至今已历经400多年,走廊内彩绘、雕刻部分有少许褪色之象,部分门窗已重修,主体结构均保存完好。大觉宫大殿内现留存有6铺壁画,均采用汉式壁画和藏式壁画的表现手法,如勾勒、设色、堆金沥粉、黑底彩绘等。从画面的总体效果看,造型准确,刻画细腻,笔法多变,线条流畅,构图合理,均衡协调,设色既有清丽又有厚重,妙相庄严。其西壁1号和东壁6号壁画为相对的两壁合画《诸天护法神》,每铺壁画面积为2.84㎡(1.34m×2.12m),其中西壁1号壁画整体略显突拱;西壁2号和东壁5号壁画分别为相对的两壁《文殊菩萨佛绘图》和《普贤菩萨佛绘图》,每铺壁画面积为6.76㎡(3.19m×2.12m),两铺壁画中心区域部分已破损,且有明显划痕,损毁部分较大;西壁3号和东壁4号壁画分别为相对的两壁合画《十八罗汉图》,每铺壁画面积为2.83㎡(1.33m×2.13m),其中,西壁3号壁画右侧区域部分褪色,惜损毁部分较大。其壁画主要特点:多种宗教合一、多种画风合一、宗教题材与地方原始风物合一,在中国诸多寺观壁画中实属罕见之珍品。

束河博物馆2.jpg

大觉宫

束河八景

西山红叶:

束河西山上有很多漆树。每到秋天,树叶鲜红,秋光灿烂,令人赏心悦目。在束河八景中,这叫“西山红叶”最为动人。

烟柳平桥 :

开春时节,青龙桥畔的杨柳长出了新芽,如烟似纱,仿佛绿色的波浪要涌到桥面上来,这就是束河八景中的又一景“烟柳平桥”。

石莲夜读:

束河西山的最南边就是松云村,后边有石莲山,山上有个山洞,象老虎张开的大嘴,为了震住老虎的威风,当地人在洞口建造了一个寺庙,叫石莲寺,其中有一棵柱子是用铁链栓着的。民国时期曾经办过夜校,成为一道风景,叫做“石莲夜读”列入束河八景。

雪山倒映:

束河龙泉山下古树参天,一道好水积成九鼎龙潭。潭水清澈晶莹,水草曼舞,游鱼逍遥,玉龙雪山倒映其中,清姿傲岸,意境无穷,成为束河八景之一又一景:“雪山倒映”。

断碑敲音:

在束河九鼎龙潭边有一截断碑,年代已不可考,用石头敲击,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是束河八景之中的“断碑敲音”。

龙门望月:

束河九鼎龙潭上端有一座寺庙,名叫“三圣宫”,西殿供奉观音,北楼供奉龙王,南楼供奉皮匠祖师孙膑。东楼楼基直接入水,三面都有回廊,供游人凭栏远眺。在这里,远近风光尽收眼底,田畴润绿,炊烟袅袅,鸡犬争鸣,生机勃勃,一派田园牧歌,无限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尤其是月明之夜,登楼赏月最有风味,文人墨客每每对月吟诗作画,传为佳话。此景在束河八景中叫“龙门望月”。

夜市萤火:

古时候,束河的四方街上没有夜市,人们象今天的都市人一样漫步在四方街上,随心所欲走走停停,看看希奇,吃点儿自己想吃的东西,参与一下喜欢的游戏,逛夜市的人手里举着火把,穿行在青龙河畔,如夏夜流萤,成了一道风景,叫做“夜市萤火”列入束河八景之一。

鱼水亲人:

在束河九鼎龙潭中的鱼儿是游人最喜欢的景致。它们不怕人,每当喂食的时候,纷纷争抢食物,溅起的水花泼到喂食者脸上,人与鱼如此亲昵相处并不多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协发展。这番情景被列入了束河八景之一“鱼水亲人”。

阅读7853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